编者按:《商颂·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殷商后裔(春秋时期宋国君民)祭祀殷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通篇写殷代的受天命治国,写祖先诞生和汤王立国,以衬托武丁中兴的大业,以先王的不朽功业与武丁之中兴事业相比并,更显出武丁中兴事业之盛美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感情纯真,气势雄壮,成功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毛诗序》:“《玄鸟》,祀高宗也。”郑玄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是武丁去世后,三年丧毕,合祭于始祖契之庙,而又专为其所作的颂歌。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
《商颂·玄鸟》主要歌颂殷商王朝历史上三个最为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契,他是殷人的始祖,第二个是成汤,他是殷朝的建立者,第三个是高宗武丁,他是殷朝的中兴者。这其中,重点歌颂了武丁,本诗二十二句中,歌颂武丁的有十五句,歌颂成汤的只有四句。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玄鸟》表明殷商王朝受命于天,貌似殷朝的国歌。此篇为祭祀颂诗,整诗写殷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气势雄壮,声势浩大,音调宏亮。朱熹《诗集传》曰:“言商之先后,受天命不危殆,故今武丁孙子,犹赖其福。”
《商颂·玄鸟》原文
天命玄鸟(注:黑色的鸟。一说燕子,一说凤凰),降而生商,宅(注:居住)殷土芒芒(注:同‘茫茫’。广大的样子)。古(注:从前)帝(注:天帝,上帝)命武汤(注:即成汤,汤号曰武),正域(注:修正其疆域。正,整治;一说同‘征’)彼四方(注:四面四方,指天下)。方(注:遍,普)命厥后(注:上古称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奄(注:拥有)有九有(注:九州。有,‘域’的借字,疆域)。商之先后(注:指先君,先王),受命(注:天命)不殆(注:通‘怠’,懈怠),在武丁(注:即殷高宗,汤的后代)孙子。武丁孙子,武王(注:即武汤,成汤)靡不胜(注:胜任)。龙旂(注:古代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十乘(注:四马一车为乘),大糦(注:古代大祭时所供黍稷稻粱之属)是承(注:捧,进献)。邦畿(注:封畿,疆界)千里,维民所止(注:停留,居住)。肇域彼四海(注:始拥有四海之疆域。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四海来假(注:来朝。假,通‘格’,到达),来假祁祁(注:纷杂众多之貌)。景员(注:景,即景山,在河南商丘,古称亳,为殷之都城所在。景,广大。员,幅员)维河(注:围绕黄河)。殷受命咸宜(注:谓人们都认为适宜),百禄(注:多福)是何(注:通‘荷’,承受,承担)。
《商颂·玄鸟》译文
天帝命玄鸟降临人间,简狄生商族祖先契,契的子孙迁居殷地疆土广宽。那时天帝命令威武的成汤,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并平定四方。成汤自此号令所有的部落首领(诸侯),宣布九州的土地全部归商所有。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幸赖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裔孙,先祖留下武德王业他无不胜任。尊贵的诸侯十乘大车上遍插龙旗,满载着黍稷前来进贡助祭。国土疆域方圆千里,那是民众喜爱居住之地。开拓疆域达四海,四海的诸侯酋长纷纷前来朝拜,来朝拜的人熙攘众多。殷都旁依景山外面绕着黄河,世人说殷商接受天命最为适宜,百样福禄都占全。
【源自网络,仅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