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作为家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凝聚了世代的智慧与情感。她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先人的期望与后人的憧憬。尽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限,但家族的传承却绵延不绝。在族谱的指引下,我们得以追溯过往,铭记先祖的功绩,同时展望未来,激励子孙成长。家谱,这一承载着世代智慧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远超一本书籍所能衡量。家谱颁发后保存至关重要,其有着严格的规矩和讲究,需要注意完整与安全,要防纸张受损、要防虫蛀鼠咬及避免化学品侵害等。
近日,在《思绥草堂》公众号上看到《山东家谱保藏指南》一篇文章,介绍清乾隆二十五年山东潍县《李氏族谱》,不分卷一册,据“领谱字号”载,当时共抄写七部,此为其中之一。这是一部悠久的旧家谱,现已为孤本。在《李氏族谱》“族谱条例”最后一条,是关于保存家谱的具体要求,字数不多,但信息量很大。
谱曰:“授谱(注:接受颁发的家谱),必焚香(注:点燃香料,以表达敬意、净化心灵或沟通神明),以告主(注:祷告先祖),拜而后受之。韬以锦(注:用浅红色的布帛包裹),覆以布(注:覆盖布帛),登之高几(注:高足的桌子。意为把家谱要放在高处),或韫尔椟藏(注:把美玉放在匣子里藏起来)。时祭祀供于案(注:用于进食、读书写字等活动的家具)上,将启检(注:即将打开检查),必盥沐(注:洗手洗脸)惟谨。勿汗触(注:避免接触汗液),勿蝇污(注:避免蝇虫弄脏玷污),勿湮薰(注:避免受潮烟熏),勿泡腐(注:避免水浸泡后发生的腐烂或变质),勿为儿女播戏(注:不允许孩子抛洒戏嬉),勿为蠹鼠啮损(注:避免鼠咬虫蛀)。三十年后有绍起(注:绍,继承、连续;起,建造、建立。意为续修家谱的人)而新者乎?先灵(注:祖先的神灵)不昧(注:不被迷惑或误导),实式凭(注:依靠,依附)之矣。”
《李氏族谱》对保存家谱的具体要求主要以下几点:不要让汗渍沾染家谱;不要让苍蝇害虫污秽玷污;避免受潮或烟熏;防止霉变腐烂;别让孩童拿去玩耍;提防蠹虫老鼠咬坏。
这部修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李氏族谱》,记录着两百多年前一个山东家族的规矩,他们用最朴素的方法保护家谱,每次拿家谱前要洗手、烧香,要像对待宝贝一样用布包好,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逢年过节还要把家谱摆出来祭拜,生怕弄脏、弄坏,连小孩乱摸都不允许。用现代的眼光看来,这些规矩藏着大智慧。比如用布包着能防灰尘,放在高处避免受潮,不让小孩碰是怕撕破,这些细节就像古人给家谱上了多道“保险”。
族谱的珍藏与传承,是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守护,是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寄托,是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深情厚意,是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更是对家族文化的热爱与守护。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份责任与使命,共同守护族谱的完好与传承,确保其能够历久弥新,永远流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东李姓家族保存家谱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殷氏家族提供了借鉴,但愿有所教益,以改进我们平时的不足,帮助我们在家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取得更大进步。
殷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