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海州殷氏在响水召开族事研讨会
 
详细内容  

殷氏兄弟两院士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9-26  点击:1264
李嘉球
        苏州甪直殷家有对兄弟院士,他们就是殷之文和殷之士(震)。
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学家殷之文
        殷氏是甪直的大族,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出了许多教育家、科学家、医学家,当今的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就有10多人。殷氏兄弟的父亲殷绥万(字云林),早年肄业于复旦公学,终生以教师为职,能诗文,善书法。曾悉心研究简体字书法,92岁时刊印汉字简繁体楷行书对照的《书法字帖》。生有之文、之芳、之芬、之成、之士(震)等5个子女;殷之文排行老大,1919年5月生于甪直。
        殷之文13岁在镇上甫里小学毕业后,到上海求学。1934年南洋中学毕业,转入苏州东吴大学附中。高中毕业时适逢“七七事变”,回家乡与堂叔、堂弟创办殷氏补习班,为失学学生补习功课。1938年秋,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翌年秋,离沪经香港、河内,转到昆明,进云南大学矿冶系学习。1942年毕业后,到四川綦江铁矿工作。不久,受老师之邀回到昆明,在云南大学矿冶系任助教。
        1946年秋,殷之文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次年1月到达美国,在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冶金系读研究生。1948年6月获硕士学位。同年9月,又转入伊利诺大学再攻读陶瓷工程研究生,1950年1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是年5月,殷之文夫妇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与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赵忠尧教授等一起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回国后,殷之文在唐山铁道部铁道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出面将他调入上海中国科学院工作,殷之文任冶金陶瓷研究所副研究员,并任窑业组副组长,主要从事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的研究。1954年起,为配合西安高压电瓷厂和其他电瓷老厂改进生产,他从事高压电瓷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功,195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当年年底晋升研究员。
        1957年冶金陶瓷研究所成立硅酸盐研究室,殷之文出任研究室副主任。翌年起根据国家建设需要,他开始从事电子陶瓷的研究,1960年研究成功广播电台应用的高频绝缘陶瓷,并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硅酸盐研究室成立后,殷之文任玻璃和功能陶瓷两个研究室的主任,后为了集中研究功能陶瓷,辞去玻璃研究室主任之职。
        “文化大革命”中,殷之文被剥夺研究权力,并被关进了“牛棚”,1972年才回到研究所。1977年恢复室主任之职,次年被任命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任期届满,改任中国科学院无机材料中试基地经理,从事无机材料特别是晶体材料(闪烁晶体)的研究开发工作。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的欧洲核研究中心需要1.2万只高质量、大尺寸锗酸铋(BGO)晶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殷之文教授领导的研究所在众多竞争者中一举中标,后来按合同保质保量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为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他还研制成功了抗光伤能力比纯BGO晶体更佳的新BGO晶体。
        殷之文教授是我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是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审委员会主任,兼任同济大学物理学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系教授。他长期从事高压陶瓷、高频绝缘瓷、铁电压陶瓷的制备、性能、应用、推广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1986年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硅酸盐学报》等多家学报的编委、顾问委员会常任委员和国际机构的国家代表。他研制的高压电瓷和高频绝缘瓷两项研究成果分别于1958年和196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高压电陶瓷的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1年后,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一等奖两项,技术进步奖一项。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之文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0年后,被选为上海市九三分社中国科学院支社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1978年后,他曾当选为五届、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兼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九三学社上海委员会常委兼中国科学院分社主任委员;还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上海硅酸学会理事长等职。数十年来,培养学生甚多,现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是他的高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兽医病毒学家殷震
        殷震,原名殷之士,1926年6月出生。从小聪明好动,喜欢养花种草,更喜欢养狗猫鸡鸟,甚至养过蜘蛛、蜈蚣。在家庭影响下,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
        1945年中学毕业时,家里人都希望他报考理工科,但他却一心要学畜牧兽医,认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于是报考了当时因抗日战争而搬迁到上海的南通医学院畜牧兽医系。
        1949年6月殷震南通医学院毕业,即报名参军,并将自己的名字“之士”改为“震”。当年11月,他来到了驻在南京的华东军区兽医学校。最初,他担任解剖学和微生物两门课的教学。他边教边学,十分认真投入。那时,学校许多教员来自设在贵州的原国民党军队兽医学校,其中有位名叫迮文琳的教员,年长殷震10岁,兽医业务和英语都极佳。殷震便虚心向他学习请教,与他合作翻译了厚厚的英文版《兽医内科诊断学》。1953年,华东兽医学校并入长春兽医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现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殷震被评为讲师。因工作需要,殷震开始学习俄语。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坚强的毅力,只用了23天时间就基本具备了俄语阅读能力,能够借助词典翻译俄语教材,而且担任兽医大学的编译科科长,先后翻译出版了10本多俄语教材和参考书。由于他有求真务实和创新精神,30多岁就评为副教授;研究领域则从以马为主,发展到猪、鸡、羊、兔等经济类动物。在临床病毒学方面,他主要开展新出现的畜禽传染病的病源鉴定及其诊断和防治研究。所著《十三种动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书,对我国动物病毒学的研究和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殷震的研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并确立“在落后和困难中崛起”的奋斗目标。80年代初,他就主持建立了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并开展痘病毒活体疫苗、核酸疫苗和重要动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等到许多开拓性的生物高技术研究。1987年6月,他主持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因工程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的兽医大学也成为国家首批博士、硕士的授予单位,在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他领导学生反复实验,将原来往卵子里转的基因改为往网睾丸里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世界的先例,被国家列入“863”计划;他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不同属病毒基因的细胞内重组,在国际首创转基因家兔的自体植入技术;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7项获省部级和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1999年,他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殷震是我国著名的动物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学科带头人,是我国动物病毒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学校专家组组长,全军基因工程专家组组长,解放军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生命科学学科评委员会评审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兽医学报》主编,《病毒学报》副总编;云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宁夏大学、汕头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荣誉教授;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合作科学家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殷震是一级教授。1979年以来,他共指导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37名、硕士研究生49名。我国兽医界第一个博士和第一个女博士,都是出于他的门下。他创立的“培养高科技人才群体立体式教学法”,1989年获全国教学成果军队一等奖。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次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员,1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员。1990年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被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奖。
        殷震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动物病毒学专著——《动物病毒学》,被认为是对我国病毒学发展的一大贡献。1997年,该书被列为全国被引用频次最多的20部专著的第13名。他编著、译著《动物病毒学基础》、《动物传染病诊断学》等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2000年7月18日9时30分,殷震在赴哈尔滨参加会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享年74岁。
殷生良摘自《江苏地方志》2001年第二期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